2023-02-030次浏览来源:网络
(“当代留学生图鉴”:有人买房抗通胀,有人节衣缩食……)
作为留学热门目的地,英国7月CPI同比上涨10.1%,为40多年来最高通胀水平。另据《卫报》8月22日报道,在天然气批发价格的推动下,英国明年通货膨胀率将飙升至18.6%。有留学生向记者反映,能源费已比房租裸价涨得快得多,自己不堪重负。
图片来源:每经编辑程鹏摄
作为另一留学热门目的地的美国,其通胀水平也处在40年高位。一名在美国出差的年轻女性告诉记者,自己于今年春末抵达美国,和刚到时相比,这里的物价已经上涨了30%。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持平,同比上涨8.5%,美国各高等学府的学费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为了省钱,有留学生煮一顿饭吃一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这是当代留学生的真实写照。和疫情前比,赴美留学人数腰斩;留学中介也越来越“卷”;一部分留学生甚至通过买房对冲留学成本……
7月末的一天,在北京某大厂从事营销工作的陈舒向记者回忆她的留学故事:2018年,陈舒毕业于国内一所三本大学,第一年,陈舒考研失败,与当地一家事业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期间,陈舒没有放弃读研的目标,一方面通过自己努力,另一方面,她在某头部中介跟对了指导老师,于第二年申请到伯明翰大学攻读社科类的硕士学位。
当时,英国的疫情没有吓退陈舒,一年制硕士对她来说意义非凡:省事、省钱、国内认可度高。
英国留学的费用直接和地域挂钩,如果是在非核心地带,例如格拉斯哥、卡迪夫、杜伦等地,一年只要30多万人民币。以杜伦大学为例,学费21万,宿舍8万,生活费只算吃穿用度,35万元左右刚刚够,性价比较高。
这是陈舒第一次出国,中介费2万多人民币,留学前后花费50万人民币,整体没有超过预算。然而,在陈舒就读的时候,留学成本上涨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着她。
无独有偶,莱妮在去年9月13日抵达英国,目前在利兹大学读一年制硕士,她告诉记者,目前利兹有两种付学费的方式,要么在开学初一次性付完,要么就分两学期付款。从汇率上来说,今年英镑已经从8.9暴跌到8.1左右,是2008年至今的低点,单从换汇和每月生活费来看,读书成本其实是变低了。但由于目前英国通货膨胀很严重,对于留学生来说,生活费比学费要贵得多。
英国学生公寓本就包含水电、暖气费。从今年9月开始,大部分英国高校将结束线上授课模式,学生必须来学校上课,房源变得紧张,莱尼最近明显感受到,每月租金水涨船高。
就在莱妮入读的利兹大学附近,校外公寓一个月的裸租价在300英磅,暖气费最贵,油价也在涨。“因为我家门口有个加油站,去年刚来的时候价格在一升130便士左右,现在已经199便士了。”莱尼说。
经济停滞,民众不满。前段时间,伦敦地铁集体罢工、英国铁路大范围罢工,莱妮身边就有朋友无法坐火车从伦敦回利兹,最后去挤夜班大巴。
最近一段时间,莱妮明显感受到在超市采购的费用变高了。“我不是按月领生活费,而是直接刷我爸的信用卡,所有的账单一目了然”,莱妮告诉记者,“以前7磅两盒的牛排涨到了8磅,公交车的价格也从1磅涨到1.2磅,包括肉蛋奶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非常明显。以前采购一周食物的总价在40磅左右,现在可能有50到60磅”。仔细算下来,一周光是吃饭就要花掉100英镑。
今年3月,英国取消社交距离的政策,民众也不再强制戴口罩,市政系统彻底“躺平”,每日不再更新新冠确诊人数,留学生再无法掌握疫情实时情况。莱妮表示,目前来看,只有医疗方面比较实惠,在入学前,莱妮提前支付了一笔类似医保的经费,这样一来,在公立医院看病、挂号、做手术都是免费的。
通过视频连线,人在纽约的留学生小郑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生活,煮饭的锅是前租客留下来的,在华人商超买来的饺子、馄饨、面条正挤在锅里,小郑每天将它们一顿乱炖,分两到三次食用。具体宗旨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都花了这么多年钱来读书了,生活上就得省着点儿。”这位00后称,自己有着非常朴素的价值观,在交了大约37万人民币的学年学费后,小郑把自己的生活费压到了5000人民币一个月。他经常在B站上传自己的留学VLOG,走的是搞笑风格。为了省钱,小郑采取的策略是:一天煮一大锅,分两顿吃完,这样就可以保证食物的新鲜度;能居家就居家,尽量减少出行次数;不在当地买衣服,而是在国内淘宝一次买好多件,通过集运到纽约。
对于小郑的生活状态,人在伦敦的翠花不置可否。翠花来自某东北城市,初中就到新西兰读书,大学考到英国曼切斯特的社会学专业,“不想在新西兰呆了,我妈又觉得美国太危险”,所以我就来英国了。
和其他受访者相比,翠花畅所欲言,带有一点点“朋克精神”。她向记者特地要求化名为“翠花”,因为“感觉这有点与众不同”,和其他采访对象相比,翠花对学业这回事显然看得不那么重,“没上过学的人难道就不会对国家大事有深刻思考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她说。
“其实00后更是想要找寻人生价值吧”,翠花感慨,“我认识一个留学生,他才上大学就急着证明自己,投了50万在股票里,涨了后,他也不会多开心,但最近一路狂跌,他就天天坐在那里伤感,不是因为亏损了,而是他的初衷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让别人觉得自己有事干,而且比别人强。”
因为想感受首都氛围,翠花索性把家搬到伦敦,一个月租金600磅,今年9月还要上涨300磅,有课的时候才会去曼切斯特。“上课方面,可以说是能逃就逃,在伦敦,每天可以看大量的书,参加活动,和各种人接触,之前会帮别人(有偿)写作业,现在写不动了就不写了”,翠花坦率地向记者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房租在涨,生活费也在涨,“如您所见,什么都在(经历)通货膨胀,包括学历也是”,翠花心里清楚地知道,来这趟读书,显然是不划算的,只是增添一个人生经历而已。
睿质源是一家专门做英国留学的教育咨询机构,该机构创始人武质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留学成本上涨并没有影响一些家庭的教育选择,很多高净值家庭从初中开始就送孩子到国外读私立学校,通胀不会影响这部分人群对子女的教育安排,他们对物价没有那么敏感,能送孩子进好大学才是最重要目标。
既然都来了一趟,就要充分释放留学的红利,有的留学生回国买车时享受到了买车的税收抵免,有的则到上海等城市快速落户,有的顺便在当地买个房子,做点投资。
总部在吉隆坡的亚洲房产科技公司居外IQI(JuwaiIQI)集团联合创始人、集团CEO卡斯夫·安萨里(KashifAnsari)向记者表示,中国家庭非常支持孩子读名校,部分家庭一年可以拿出50万人民币资助孩子完成学业,通胀对这部分家庭影响不会太大。
全球通胀大幅走高,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楼市近两年高涨。安萨里认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家庭考虑购买投资房或是自住房。此外,学区房也受到买家青睐,不少来自长三角的富裕中国家庭倾向于在孩子上学的城市买房,他们将不动产视为对孩子的传承。安萨里表示,教育是海外购房的主要需求之一,其他需求因素有第二居所、退休、投资和自住。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关于外国人购房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2021年3月的12个月里,中国买家购买了45亿美元的美国住宅房地产。
一名海外房地产从业者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留学生数量上升,留学生群体也出现了“分化”,家庭条件雄厚的留学生早早做起了打算,例如,在孩子上学期间,父母就在学校周围或者所在市区置办不动产。
该名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大学城,专门有中国博士生组团买双户型房,一户自用,一户出租,几年下来,省了房租钱,还能享受到房产升值。许多人念到博士,心思已经成熟,要为自己之后的生活做打算。
若是在英国,非伦敦地区,也有诸多实例:留学生手头有100万的流水,不妨再加点钱,在学校附近买个房自住,毕业后过一两年再卖掉,相当于免费留学了。更有实力的家庭则直接到伦敦购房,其中不乏从初中开始就将小孩送去读书的家长。
武质向记者表示,如果是在本科阶段之前,英国的私立学校学费其实比中国国际学校低。根据世界各国国际学校2021的数据,从国际学校学费中位数来看,纽约排第一,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排第二、第三和第六名,伦敦排第七。北京、上海国际学校学费中位数分别为3.8万与3.1万美元,伦敦为2.4万美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英国现有14万名中国留学生,比过去5年上升了50%,占英国非欧盟学生的三分之一。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在英留学人数将增长70%。
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留学生数量几近腰斩。通胀刺激留学成本上涨是一方面原因。此外,不少家长向记者表示,无论是受有关仇视华裔的社会新闻影响,还是大家口口相传,美国显然已经是一个“不安全之地”了。
陈安桥本科毕业于国内一所双一流大学,2014年,他到美国华盛顿做交换生,2017年赴伊利诺伊州香槟市某大学读研。他告诉记者,这个时机对他来说无疑是幸运的。自他那一届之后,中国留学生签证慢慢收紧,留学生数量明显不如预期,听闻现在读书也要比自己那会多花不少钱,四人间一个月住宿费用在5年前需要800美元,现在则涨到了1000多美元,住宿费一年要多出3万人民币左右,生活费成本溢出则更高。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公开追踪的数据,在2019-2020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占在美总留学生人数的35%,贡献了159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美媒称,中国留学生为美国大学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费,以抵消政府资助的减少,但中国留学生减少趋势也不可避免。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2022年前6个月,美国向中国公民发放了份F-1签证,低于2019年同期的份,几近腰斩。
“中国学生已将留学目光转向其他地方,疫情只不过加速了这种趋势”,“中国留学生可以到任何其他地方寻求高等教育,如果美国学校招不到更多的国际学生,随着联邦救济资金用完,经济损失将一去不回。”《华尔街日报》如此评价。
虽然最近两年,中国留学生数量增势不及从前,中介却更加“卷”了,与其他行业相比,中介还处在增量市场阶段。
记者发现,目前留学中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以头部中介为代表,在经过激烈竞争后转型为高度商业化的机构,拥有品牌背书。学生选择头部中介,多是出于商业口碑。还有不少中介,他们大多以小微企业的面目出现,分布在各个城市的CBD,拥有数十位雇员,收费相对头部较低,在差异化竞争上煞费苦心。
此外,还存在自雇式中介,通常会有一个全职的领头人,另配备几名辅导老师,和前面所提中介不同,这种中介一般不会为员工交社保,这些辅导老师也多以兼职状态出现,收入并不稳定。如果再“野生”一些,国内大学里不少学生自开“小作坊”,在学弟学妹的圈子里做起了口碑。一些B站UP主、微博留学博主也做起了这单生意,他们收费更加实惠,全程在线指导,喊出了“保姆式陪伴申请”的口号。
一名在香港某投行工作的年轻人告诉记者,中介现在成了他的副业,能在头部中介那里找到的一条龙服务,在他那里也可以享有,包括但不限于选校、文书、申请。此外,还能享有私人的校友关系红利。另一位“野生中介”博主告诉记者,目前不排除一些留学生回国之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又难“屈尊”到大厂“996”,索性自己摸索做起了中介的情况。
武质向记者表示,不可否认的是,教育上的空前竞争让家长意识到仅靠国际学校和国内留学中介是不够的,不少家长直接希望英国本土老师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对申请名校真正有用的留学指导。
发展到如今,留学生可选择的中介实在太多,质量也良莠不齐。
一位在西部某城市生活的中年妈妈告诉记者,今年夏天,为了给自己正在上大三的女儿规划前途,她们“国内保研”和“出国读研”两手抓,对于女儿来说,英国一年制学位实属高性价比之选,但挑选靠谱中介让这位妈妈犯了难。
在同学推荐下,她们考察了当地一家新开设的中介机构,该机构位于市区高档CBD楼群之中,当她第一次走进办公室时,宽敞的格子间,配备糕点、巧克力,训练有素的员工让她感到该机构可以信赖,但谈到营业执照时,对方面对面给她们看了电子版执照,“纸质版的还在办理”。出于对孩子负责的角度,她并没有立即和对方签约。此后,该机构的销售人员一直催促签约,让她感到困扰。
“很多95后的父母也许已是社会精英,但你不能忽视,很多60后,70初的父母连本科毕业都不是”,一名独立中介创业者向记者抱怨,一些父母本身对留学不了解,又生怕信息不对称害了孩子,在挑选中介上反复斟酌,瞻前顾后,有不幸者,最终错过了最佳申请时段。同时,该创业者也承认,由于留学的基本盘越来越大,留学中介也越来越卷,很多中介销售人员只是事前说得好听,事后学生有需求、有疑问,反馈也并不及时,“不排除很多辅导老师自己也没留过学,这样的人,怎么能很好为学生服务呢?”
目前正在香港读研的男生小井告诉记者,中介鱼龙混杂,不好辨识。选择头部中介,又害怕对方走大班制,不能全程帮忙保驾护航。选择不出名的机构,便宜不了多少,质量却无法保证,这些留学中介的起步价为2万元,在他本科校园内,更有学长开设的“小作坊”,卖的是口碑,价格更高,要3万到4万左右。
以小井所在的上海某双一流大学为例,很多同学从大一开始就有意识拼GPA,刷英语成绩,这样在申请季就会后顾无忧,DIY申请都没问题。
约两年前,小井开始规划香港读研的事,对于申请流程,小井当时已相当熟悉,由于是跨专业申请,他想找中介辅助,但线下接触的中介一直在向他强调目标院校和项目申请的困难,且收费偏贵。
小井向记者叙述了自己的申请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很多留学生都在淘宝和微博买中介服务,一开始,小井也有所怀疑并进行了一番调研。
“首先我比较重视的是博主和粉丝的互动,有博主他人就在香港当地。经过我长期潜水,我发现这些博主在留学领域积累很深厚,见解有时候很到位,同时也提供中介服务,并不是很贵。如果是在淘宝购买服务,首先要看买家的真实点评,再看合同问题,一定要有纸质合同,合同寄来后就会比较放心,之后就是更详细的选校,各种细节都会呈现在合同上,如果都申请不上,就会退全款。”
一番研究后,小井选择了跟着线上中介申请学校,他在微博上找到一位专门做留学咨询的博主,从考试到申请,对方全程线上指导,既没误事,也保证了性价比。走完了这段申请流程,小井不由感慨,能不能碰到好中介,其实是运气,但中介只是辅助,只有自己对自己的情况最了解,许多年轻学生将全部期望寄托于中介,这种心态非常不可取。
文中所有留学生姓名均为应采访对象要求化名。
(记者:周秭沫编辑:王哲希)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编辑程鹏摄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