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0次浏览来源:网络
(本地人话上海,祖籍重要、户口重要还是精神重要?)
昨天我说了上海话里的舶来语,其实并非什么新鲜内容。网络上也有很多类似的资料,我只不过整理起来,重新解读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是,有几个朋友在我评论区留言的观点不太友好,最滑稽的是写了一条和内容完全无关的话,他是这么说的。
我就告诉他了,我是浦东高桥的本地人,也就是现在上海自贸区的地方。在几十年之前,那里也曾经是大批的农田,是乡下,我们跑到市区要说去上海。现在是造好了六号线,四周都是商品房大不一样了,我自己也很早搬到了市区。但是我的户口簿籍贯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写着“上海市川沙县”。其实我本来可以一笑了之不予理睬,但是他说到我的父辈逃难来的,这就不可以说笑了。
我的父亲是退役军人,不仅参加过解放战争,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是真正经历过几次战役后凯旋而归的上海老军人。我父亲的腿就是在朝鲜的零下几十度的冰地上冻坏的,回来之后就一直拄着拐杖,一直到十年前风瘫死在了病床上,最后也是落葬在浦东高桥我们本地人的墓地里。虽然我的父亲重男轻女,脾气不太好,但他仍然是我最大的骄傲。他在战场里都没有畏缩过,更何况是逃难?
但是我想,这个小朋友年轻还小,因为这几年网络上的戾气太大,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只说自己想说的话。他的这句话,看似好像为了贬低那些祖籍江苏、浙江的上海人,实际上却在连着其他两地一同歧视了。有意思的是,他没有告诉我自己是哪里人,但IP地址却写着上海。
就和我们现在经历的事情一样,时代的浪潮是无情的。对于老一批祖籍江浙两省的上海人来说,他们花了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一同来建造上海,上海的成就有他们的辉煌,所以他们自认是上海人,是老上海人,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而对新时代来说,来到上海的年轻人,即便祖籍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只要精神上认同上海的文化,一起努力创造上海的价值,就算没有房产,我也认为这样的人是新上海人,他的坚持和努力会让他和他的子孙也可以成为老上海人。在当今这个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里,还可以在上海立足的年轻人,真的更加不容易,我非常佩服。
其实这几年来,特别是经历过上半年,上海人的心里更加看开了。走得匆忙的人,我觉得可以理解;还想留下的人,我感动于他们的锲而不舍。但是,我还是希望年轻人来上海不要只看到赚钱,而是放宽一点心态,多认识一下上海的历史、文化、还有各种魔都的奇妙,或好或坏,留下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真正的经历,这也是我创建自媒体聊聊上海的原因。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外乡人的立场上,你要知道,比起户籍、比起房子,这个城市可以成长,最重要的是有人把这里当成了家。
我有不少外地的朋友,也有很多从上海回老家的朋友,他们也很喜欢我写的上海,那会让他们学到一些对于上海本地人来说很普遍的常识,也可以更加了解上海这个城市。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可能我就是这个“看透”上海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上海的老阿姨吧。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