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0次浏览来源:网络
(本市居民健康三大指标已连续十多年保持国内领先!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升至83.66岁)
市卫生健康委公布,2019年上海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6岁(男性81.27岁,女性86.14岁);上海地区婴儿死亡率为3.06‰;上海地区孕产妇死亡率3.51/10万。平均期望寿命持续攀升,婴儿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市民三大健康指标已连续十多年保持国内领先,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居民健康三大指标是国际通用的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上海作为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人民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在三大健康指标数据的背后,是一张上海多部门联动、全社会支持的“健康城市网”。
“健康上海”的网格化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与共享。通过“上海健康信息网”,实现医疗机构间上下业务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通过提升宽带速度、升级软硬件设备等工作,实现37家市级医院之间35项医学检验和9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互联互通互认,实现市民通过“上海健康云”可查看本人近半年内在市级医疗机构的影像报告。
上海医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瞄准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方向,遴选管理水平高、基础设施好、服务能力强、医疗技术先进的医院为骨干单位,实施“腾飞计划”,构建本市临床重点专科“振龙头、强主体、展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国内优势专科为“龙头”,冲击国际领先水平;以国内特色专科为“主体”,打造国内一流的专科高地;以重点亚专科和新兴、交叉专科为“两翼”,培育新的增长点,共计编制预算12.09亿元。
进一步实现分级诊疗的优化。2019年,全市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15万人次,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三级医院转诊34万人次。2020年4月,已完成认定首批22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已有6家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3270张区公立医院综合治疗型床位转型为护理床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布局健全。本市基本实现市民家庭“15分钟内到达最近医疗点”的目标。研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与建设指导标准。目前上海已拥有全科医生近1万名。加强上级医院对社区和家庭医生的支持,二、三级医疗机构均已设立与社区对接的部门,平均每月为家庭医生优先预留13.8万个门诊号源。建立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等诊疗中心,完善临床主治医师到基层定期工作制度,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居民信任度。通过“延伸处方”满足居民多样化用药需求,全市共开具延伸处方484万张,金额达10亿元。
母婴安全的优质化服务
夯实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全市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医疗机构从234家增至276家,新增儿科床位500张、产科床位351张。推进50家综合医院儿科示范门急诊建设,完成过半。做实妇产科、儿科专科医联体,其中“东南西北中”五大儿科医联体深化“全专结合”和“医防融合”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儿童初级保健和儿科诊疗全方位整合型服务。
加强妇幼健康人才建设。实施“腾飞计划”,投入6400万元加大妇产科、儿科学科建设。推进妇产科、儿科、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骨干产科医师和助产士转岗、全科医生儿科能力等培训,共培训1693人。开展海外研修团队项目,加大国际学习交流力度。
加强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建设。针对危重孕产妇多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妊娠并发症等疾病谱变化,在原有5家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基础上,又在瑞金、中山2家医院建设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同时建设7家孕产妇重症监护病房和3家产科实训基地。推进儿科医院新生儿大楼建设;完善危重新生儿救治体系,进一步加强6家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建设,启动26辆新生儿救护专用车辆配置项目,加强转运力量,打造“流动的nicu”,实现长三角跨省市转运。全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9%和90%。
加强母婴安全制度建设。落实母婴保健均等化服务、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五色法”分类管理)、危重报告与救治、高危专案管理、考核评估制度等制度。组织开展节假日飞行检查,全力确保母婴安全。
强化孕产妇社区保健和随访管理。开展孕产妇社区保健专项调研。强化孕情监测,整合区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势力量,加强红色、橙色、紫色等高风险孕产妇管理,加大家庭医生团队参与管理力度,开展分病种、分级别精细化访视。完善规范孕产妇出院风险评估,细化高风险孕产妇产后访视内容和形式、增加访视频度、加强访视技术和设备支撑。
院前急救的进一步深化
院前急救力量的增强。截至2019年底,本市院前急救医师960人,较2016年增长了71.4%;拥有救护车总量980辆,较2016年增长了50.4%,平均每3万人口1辆救护车;拥有急救分站175个,较2016年增长率37.8%,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从4公里缩短为3.5公里。2019年全年的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2.4分钟、今年一季度的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1.6分钟,较2016年缩短近5分钟。
完善分类救护服务模式。通过完善组织构架、创新运行机制等综合举措,在院前急救体系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非急救业务运营模式,为急救业务的分级救治腾出空间,提升急救服务效能,制定了非急救业务运营工作方案,规范了配置标准和服务规范;开通左边“”右边预约服务电话和微信预约客户端。左边“”右边康复出院专线开通后显著减轻了急救任务压力,急救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2019年左边“”右边接入量达到27.98万个,占接听总数的14.1%,服务10.53万人次,占全市业务总量的13.2%。
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车内救治实时监控和电子病历系统;建立了覆盖各分站的视频监控网络;建立了药品、器械和耗材动态管理数据库;部分区急救中心率先建立了救护车生命体征传输系统,实现院前、院内衔接智能化。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推进人才队伍、信息化等健康城市建设,为健康上海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观号作者:健康上海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