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0次浏览来源:网络
(为什么“高校青椒”收入低,压力大,还会有那么多的博士削尖脑袋想入职呢?)
高校青椒压力都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一些985,211的大学,压力相对其他高校来讲更大,因为他要面对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削尖脑袋进入这个行业去做高校的教师呢?本人就是一个从普通的青椒成长起来的大学的老师,下面以我个人的经历,谈一谈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参加工作比较早,1999年从一所211师范院校毕业,毕业之后就在大学当老师。那个时候211以上本科毕业就可以在一般的大学里面担任大学老师。最开始的时候待遇很低,99年第1年的月工资也只有600块钱,转正第2年之后也就是1000块钱左右。当时可能会觉得比较低,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一直到17年我评上正教授。这18年的时间,从一个助教,到讲师,副教授到教授,确实这个经历是非常的痛苦,但应该算是比较顺利的。通过这十几年的经历,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会选择大学当老师,应该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现在很多大学的老师都应该是博士毕业,作为很多专业来讲,它并不适合到外面去从事一些企业的工作,而更多的想从事教学和研究。当然也有很多会到一些企业单位,也是从事一些研发工作。如果只是从事一般的技术工作,当然博士是不适应的。所以,博士阶段的这种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的训练,对于一个人来讲,也许在大学里面相对来讲是最适合的。
教师虽然很多青椒开始的时候工资待遇不高,但这并不一定是永远是这样的,因为教师行业跟其他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他有一条比较明确的发展的途径,也就是说只要通过你的努力,你就可以从一个助教,经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这条路发展,总体来讲这条路是畅通的。在大学里面如果能够评到正教授,应该说不管是经济收入,还是地位等等各个方面还是比较高的。
很多博士一直在大学里面学习,正常博士毕业应该是到29岁左右。在29年当中,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学校里面学习,对于外面的世界的了解相对来讲会比较少,他们会觉得大学这个环境他们比较熟悉,也更愿意在大学的环境工作,起码他们从心理上会觉得有一种安全感。让他们进入当中去,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目前在上如果你想发展,不仅仅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可能更多的你需要有相应的一些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你才能够比较顺利的在你的事业上发展。而对于大多数的博士来讲,他们并不习惯于跟别人去打交道,他们更愿意自己埋头苦干,埋头于自己的学科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成果,然后通过这些成果来评上相应的职称,从而取得事业的进程。
为什么我说相对较客观?也就是说这里面还包含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但是总体上来讲,如果一个人他真正的有实力,我觉得他评职称应该是没有很大的问题的。当然,如果跟其他人都没有很大的区别,而你评不上,那我觉得可能是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所以教师他不需要花费大量去拉关系。他只要把自己的教学科研全部做好,而且能够做到超越大部分的人,那么这种评价体系目前来讲,还是比较客观的。
总之,一句话概括,作为高校的青年老师,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目前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只要努力,未来还是大有作为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关注义哥说教育。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和大家一起分享高校的真实体验。
这些年,高校青椒的压力确实越来越大了,不单单是工作压力,更多的是生存压力。一方面,达不到学校要求可能会被淘汰,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在年轻的时候冲上职称,年纪大了更没机会了。很多青椒都是5加2、白加黑、没有寒暑假。但为什么博士们还是踊跃地要进高校工作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大学校园的环境和氛围很对口味。一般博士毕业都快30了,从6岁开始上学,在学校里呆了20多年,尤其是在成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很多人对校园生活充满留恋。而且博士期间,大多数人过的都是一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很多人习惯了这种宁静、安稳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基本只有高校和科研院所里才能享受到。另外,高校本身的纯洁性也给高校教师营造出一个相对简单、相对公平的工作氛围,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省心。
第二,高校教师的自由度很高。这里有三个层面:一个是时间自由,虽然高校教师很忙,压力很大,但除了上课以外,别的时间原则上是可以自由安排的,你可以在实验室呆着也可以在家呆着,可以去现场也可以去参加学术会议,一句话就是不打卡,相对而言,很多科研院所还要打卡。二是思想自由,高校教师在满足生存问题后,理论上是可以做任何方面的研究的,可以沿着自己之前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入,也可以可以追寻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方向。要知道,能满足自己兴趣的工作,世界上并不多。三是管理自由。除了时间比较自由外,高校教师靠专业吃饭,完全不需要去迎合领导,所以,高校整体氛围是比较民主的,老师给领导拍桌子也是常有的事。
第三,高校教师的职业空间非常宽阔。高校的评价体系总体来讲是比较公平和直白的,只要学术水平达到了,就有机会晋升。因此,对高校教师而言,最难熬的当属青椒阶段,一旦熬过这个阶段,评上副教授,后面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了。按照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政策,副教授就是终身教职了,基本上没有被淘汰的风险了;副教授的收入基本可以达到所在城市的中等偏上水平,也可以满足生存需求了。一些学校的副教授可以聘为硕导,开始带研究生,一些活就不用自己干了,一些老师有了职称后,就能到外面企业兼职,去外面讲学等等。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在原来的岗位上继续奋斗,有的评上了教授,收入再次实现翻倍,有的评上长江杰青,成为学科大牛,有的直奔院士,从此享受终身荣誉。
也许其他人还会有其他想进高校的理由,但以上理由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甚至只需一条就够了:高校教师既能满足物质需求,又可以满足精神需求。这样的工作可能不止高校教师一种,但对大多数博士来说,高校教师已经算是最容易的一个选择了。
博士毕业去公司做研发的话,理工类博士,普遍能拿到二三十万年薪,根据绩效,上不封顶;去研究所的话,也能有十多万;至于去高校,如果以讲师入职,月薪只有四五千元。
但在实际的职业选择中,很多博士都会努力争取大学讲师的职位。作为青年讲师,月薪只有四五千块钱不说,还会承担非常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正常的朝九晚五是不可能的了,能在早上5:00起床,晚上9:00离开实验室,就是很不错的了。
待遇低,工作累,为什么还要去高校呢?
其一高校提供的平台和视野,远非任何其他职业可比。
在高校,与你共事的同事,都是教授、博士、研究员。你上课的对象也是20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轻大学生。高校有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视野开阔,信息畅通,这些软资源非常诱人。
其二,高校有编制,且职业晋升通道明确。
虽然现在不少学校实行非升即走的制度,但只要能留下来,往后的岁月,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大学里的工作还是很稳定的。
讲师四五年之后通常能评副教授,再奋斗个四五年就能上教授。评上副教授,就能招研究生甚至博士了,可以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在学术研究上也就有了比较大的自主性,可以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拿着国家的科研经费,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职业吗?
其三高校工作,成果和荣誉具有累积效应。
你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写的每一篇专利,都将挂上你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果逐步累积,量变引起质变,渐渐的你也就成为了某个领域的专家,自身也就越来越值钱。但如果是在企业工作的话,研究出东西,成果都是属于公司的,和你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其四高校工作,工作时间相对自由
尽管高校里刚入职的青椒,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需要工作很长时间。但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是相对自由的。今天实在太累,想休息休息,这完全是可以的;为了兼顾家庭,晚上在家里写材料,也是允许的。兴致来了,你把电脑带到咖啡厅办公都没问题。
所以,从长远的来看,去高校工作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无怪乎很多刚毕业的博士,会放弃几十万的年薪而去竞争这个月薪只有几千块的岗位。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进入能干啥,不知道公司是个什么概念,害怕。进高校虽然累,但至少环境熟悉,不陌生。还有,谁还没有个梦想,万一有顶帽子砸中自己呢
除了会写论文,其他都不会。只会“务虚”,不能务实。生产学术垃圾倒是很行!
绝大多数博士也就是4,5千的能力级别
为伟大主义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上了高速,不到站中途能下来吗?
学了专业,还能转行从事数学研究吗?
入了行,只能往下走,落子无悔,无可奈何。
高校压力大吗?那是有数的几所名校,但他们待遇也高,一入职年收入至少20万以上,水平高的几十上百万的都有。大部分高校如果不是评职称压力很小,一周上几节课,一年拿个十几万混日子的大把人。高校最大的好处是相对自由,想干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就看你能力够不够,不想干天天躺家里睡觉也没人管你。
大多数人还是想要踏实稳定舒心的生活吧!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